2006年7月10日 星期一

敦煌出土大量古紙推翻蔡倫是造紙術發明人

多年以來,海峽兩岸中國人使用的教科書堅信,東漢時期蔡倫發明造紙術。而二十世紀以來有幾項考古卻發現,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就有「紙」的出現,最近,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紙似乎提供了更有力的證明︰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了真正的「紙」。

據新華網報導指出,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根據,來源於中國重要的史書「後漢書」。由於「後漢書」作者對這一事件的記錄非常明確,而且「後漢書」在當時和歷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地位,所以在沒有其它歷史文獻為證的情況下,後人認定,是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但是一九五七年,陝西出土了西漢晚期的灞橋紙,一九七四年,甘肅居延金關漢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關紙,一九七八年,陝西扶風中顏村西漢窯藏出土了中顏紙,這些考古發現使學術界對蔡倫造紙的觀點提出了不同的證據。


一九八六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再次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紙,與以往考古發現不同的是,這次出土的古紙質量較好,紙面平整光滑,質地薄而軟,上面還有用細墨線繪制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經專家考證,這張古紙的年代溯自西漢早期,比東漢蔡倫造紙的歷史早了三百多年。所以,這張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馬灘紙,當時成為中國在西漢早期就有優秀紙張的唯一物證。


最近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發現,該遺址出土了兩百多片紙文書殘片和麻紙,成為目前中國考古發掘中發現古紙最多的地方。根據同時出土的簡牘和地層分析,這些古紙的年代從西漢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東漢初到西晉都有。古紙的顏色和質地也非常之多,有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白色薄、黃色厚等八種。從殘留在紙面上的殘渣看,這些古紙主要用麻織物和很細的絲織物製作,用於書寫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


資料來源:中央社


1 則留言:


  1.    
            最近重新讀完《敦煌》這部小說,再次看完《敦煌》這部電影,回顧劇中一名宋朝書生走出嬌柔造作的儒家社會,支身前往西北邊陲,意外的由文人變武士,卻開展生命的深度、廣度與力度。
            不正是遙想當年歷史中將相才子的理想抱負(或悲壯命運),才能觸景生情、望文生意,讓敦煌的照片更加生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