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99年第2期台北市街頭藝人審議共有281組報名,是我參加那麼多次審議以來,報名人數最少的一次,其中創意工藝類有33組參加,以前3期平均錄取率為12.25%來計算,應該會有3~4組可以通過,卻沒想到名單公佈後竟然只有2組通過審議。
由於我已經連續參加5次台北市街頭藝人審議,評審雖然會有所輪替,但大多數都己看過我的作品數次,因此審議時,大多數的評審對於我的作品,都沒有什麼興趣想要詢問,只停留差不多1分鐘便到下一位展演者面前。
只有一位比較面生的評審詢問我「這次有什麼新的創意?」,如此的審議過程,使得我對這次的審議結果,實在難以抱持著希望,果然在通過名單公佈後,我又再度落選了…
這次審議最大的不同,就是將審議分成2天6梯舉行,不過之前不論報名人數有多少,甚至是多達365組報名,文化局依然是以1天4梯來進行審議,這次只有281組報名,文化局卻大張旗鼓將審議分成2天6梯來舉行,看似對所有報名審議的人有利,實即上卻只對表演藝術類的展演者有利。
因為只有表演藝術類是平均分為6梯,視覺藝術類、創意工藝類並不包含其中,一樣一如以往跟表演藝術類混在一起,對於大多數的表演藝術類展演者來說,如此的分配,不單可以盡情發揮,更不用擔心會有太多同類型的干擾。
但對於需要時間來回應評審詢問的視覺藝術類、創意工藝類展演者來說,卻是相當不利,因為在回應的同時,只要表演藝術類的展演者,使用音箱的音量稍微大一點,評審們就難以清楚聽到展演者所講的話,更可能因此曲解展演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此外許多在上期值得嘉許的審議方式,像是簡訊通知審議時間、不以現場正在製作的作品為主要評分依據等等,在這次審議裡全都消失了,又回復之前為人詬病的舊有審議方式。
參加過這麼多次台北市街頭藝人審議,創意工藝類的通過比例,從97第2期開始,便逐期漸少,一路從22.50%、11.62%、12.00%、13.15%降到了6.06%,如此低的通過比例,恐怕會使得不少原本有意參加,創意工藝類審議的創作者們望而卻步。
再加上這次創意工類所通過的展演項目竟然是 " 造型氣球" , 連 "造型氣球" 都可以算是創意工藝的話,應該會讓許多熱衷手工藝的同好們,更加不想參加如此荒謬的審議吧…
這次的台北市街頭藝人審議結果公告時,台北文化局破天荒的也同時公布評審名單,雖然其中不乏所謂的 "專家學者" ,但本身有持續從事工藝創作,數十年如一日不間斷的評審,可能連一半都不到,如此的專業素質實應該會讓不少人對審議結果更加難以信服吧。
不論街頭藝人審議的方式是否又會更改,評審的資歷與專業素質是否經得起大眾的考驗,我都會再接再厲參加第六次台北市街頭藝人審議,希望下次可以順利通過審議,不然又得繼續努力囉~
創意工藝類評審名單:
專家學者(紙雕藝術家) 洪新富
專家學者(專長原住民服飾,北投文物館執行長) 李莎莉 請假
專家學者(捏塑、拼布專長,中華民國漫畫家協會捏塑推廣組組長,美國加州工藝學院肄) 林俐
專家學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 陳勇成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代表 王義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代表 葉意雯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代表(主管機關,英國華威克大學文化研究碩士) 王博律
街頭藝人代表(鋁線人名) 鄧嘉銘
街頭藝人代表(藝術吸管) 陳信宏
本期總計281組報名,通過47組,不通過234組(含未報到24組),通過比例為16.72%。
表演藝術類(音樂)報名147組,通過14組,不通過133組(含未報到17組),通過比例為9.52%
表演藝術類(其他)報名71組,通過22組,不通過49組(含未報到4組),通過比例為30.98%
視覺藝術類報名30組,通過9組,不通過21組(含未報到1組),通過比例為30%
創意工藝類報名33組,通過2組,不通過31組(含未報到2組),通過比例為6.06%
(創意造型氣球)
12/10
這次公文中所列出審議未通過不核發許可證的理由是:
1.創作過程應具互動性,而非只注重製作或教學
2.展演項目需適合於街頭表現
3.造型及品項應多元化
接觸多面體摺紙(kusudama origami、modular origami、polyhedron origami)已有22年的時間,近幾年更進一步將多面體摺紙、紙盒創作與中國結、紙雕、串珠等相互結合.製作成紙耳環、紙髮飾、紙項鍊、紙吊飾等紙飾品.喜歡手工藝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哦~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台北市街頭藝人審議心得(第五次落選)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原諒我直說
回覆刪除若下次還是一模一樣~我想~您還是會落選~因為~看起來就跟夜市差不多
折氣球~可以跟流行~想要甚麼就折甚麼~可是若您的作品都一成不變(尤其考過很多次後)~那一定都是相同結果
互動性太少了~街頭藝人並不是攤販
若互動性夠好~可以補足其他的部分
給您建議或許你可以考慮看看
下次您可以準備大桌子和板凳
當場拉客人來現場試做
也因此你得準備幾套套裝的現成材料~供客人選擇
利用您教學的過程來凸顯您的技巧
甚至設計一套作品
讓評審能夠當場坐下來~且短時間完成
這樣的互動應該會很有趣
又或許您可以設計新的東西
尤其是大型的作品
若您能折小球
肯定可以折大球
將耳環做成兩個大大的球
或利用很多作品再組合成一個作品
不要拘泥在小作品
別人會看不到
最後希望您半年後能夠考上~
加油!!
[版主回覆12/10/2010 18:45:18]不知你在回應前是否曾仔細看過,我的作品以及相關文章呢?我對我的作品要求向來都很高,只要組件摺的不夠精細,我一定重新再摺過,絕對不會濫竽充數,也因此才會使得我的作品精細的有如批來的商品。
反過來思考,即然可以讓作品精細到常常讓人誤以為是批來的商品,是不是表示展演者本身的功力,已經到了讓人嘆為觀止的地步?如此的功力又有多少參加街頭藝人審議的展演者能辦到?
而且創意工藝類的作品,不該一味追著流行走,而是要有自己風格,如果只是為了流行而去創作,又怎能將自己想要表達的的創作意念完整呈現出來?如此的作品又豈能算是真正的創作?
在你做出這樣的建議前,不知你可曾想過?我是否有車子可以使用?
我的交通工具就只有125cc的機車跟捷運,光是照片中的箱子、架腳、椅子,不論是用機車載或是搭乘捷運都已經十分不方便,更何況是大桌子、板凳?在如此的情況下我又要如何攜帶大型的作品?
再加上為了方便機車運送,以及搭捷運時的便利性,所有的東西(作品、包裝、擺設等等)都必須塞在箱子裡,才不會即要拉推車,手上還得拿著大包小包,在如此的情況下,作品自然得越精緻越好,才能在有限的空間裡放進最多的作品。
因此大型道具、大型作品、流行商品,對於己經創作出紙耳環、紙項鍊、紙手鏈、筆吊飾、紙吊飾、紙memo夾、紙磁鐵、紙木夾、紙木夾鑰匙圈、紙伸縮夾等如此多種類作品的我來說,其實並不是適合~
午安
回覆刪除再接再厲..
努力一定可以看到成果的
沒有用不到的經驗
相信 您一定會成功的!
祝好
[版主回覆12/13/2010 00:13:25]我也很希望我努力可以有看到成果的一天,只不過照目前的情況看起來,恐怕還得再努力十幾年才有機會吧~
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2/13/2010 00:14:55]感謝妳的加油~ 希望真的會有通過的一天~
再接再厲~加油!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2/14/2010 23:31:42]希望我的努力有天真的可以得著甜美的果實~
我想起來了,十一月二十二日曾因為在國父紀念館附近吃早餐,順遊了園內,發現走廊正在評選街頭藝人活動,當時,您也在那兒嗎?如果不是因為老公想要快快回家,我一定會發現你的。請繼續保持這樣的熱情,回到您對紙藝的初衷。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2/16/2010 22:01:01]如果妳是11:00~12:40之間經過的話,我的確正在參加審議中~
我對多面體摺紙的初衷一直不曾改變過,只不過我這二十年來的堅持與期望,在評審的眼中似乎不值一曬...
我其實還蠻同意
回覆刪除你的看法
如果一味的追求流行
是不能長久的
就像音樂一樣
偶像歌手大部分都是曇花一現
能夠真正大紅大紫的又有幾個?
而且大型的作品
只能說是噱頭
應該不會有人想拿著一個很大的東西逛街吧!
有自己的設計風格是很好
但有些人可能就不一定會接受了
有時候我畫的東西
同學們不一定喜歡
他們喜歡可愛的東西
我覺得還好
只不過就是一隻兔子或熊
也可以說好可愛
什麼海綿寶寶、多摩君的
我不認識他們
他們不認識我
雖然我的分數比較高
但是在同學的角度來看
我的東西是漂亮
他們的東西是可愛
感覺就有點疏遠
抱歉!我有點在抱怨
我覺得你的作品很棒
但是如果能夠將你的風格更表現出來的話
像是手法
或設計
之前已經考過4次了
有些人都知道
你的東西
為了趕快結束掉評比
反而會忽略掉你做得一些小細節
我覺得可以先從你給評審的印象開始
改變一下擺設
將自己的作品戴在身上
不過這也只是我的看法而已
[版主回覆12/29/2010 00:21:34]很高興妳可以認同我所說的話,妳所提的意見我也會仔細考量~
好久沒來逛了,來給你加加油!
回覆刪除(作品小也是有好處的,像我屋子裏都塞滿了之前摺的東西)
[版主回覆01/20/2011 00:23:33]精巧的作品的確比較好收藏,也比較容易保存~
你好: 創作是一條不歸路~~一路走來很艱辛.... 祝 夜安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3/02/2012 22:40:09]我這一路走來,艱辛兩字實在難以完整表達我所遭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