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Model name):コーナーポケツト II型
摺圖原創者(Creator):布施 知子(Tomoko Fuse)
組合方式(Combination way):柏拉圖 正20面體(Icosahedron)
組件數量(Module quantity):30 Pieces
紙張大小(Paper size):3.7 cm x 1.85 cm
紙張數量(Paper quantity):60 Pieces
作品大小(Model size):圓徑(Diameter) 4.2cm
接觸多面體摺紙(kusudama origami、modular origami、polyhedron origami)已有22年的時間,近幾年更進一步將多面體摺紙、紙盒創作與中國結、紙雕、串珠等相互結合.製作成紙耳環、紙髮飾、紙項鍊、紙吊飾等紙飾品.喜歡手工藝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哦~
以目前我所知道的美、日相關書籍中可以發現到,美、日兩國從事多面體摺紙的研究已有數十年的時間,研究的方向也有著很大的不同。美國的多面體摺紙主要是偏重在幾何學的應用之上,其摺法大多十分的簡單;而日本的多面體摺紙則是偏重在裝飾的應用上,其摺法大多十分的繁鎖、複雜,完成後的作品也比較具有觀賞性。
多面體摺紙的英、日相關書籍雖然有近百本之多,卻很難在各大書局、百貨公司裡的外語書局或是網路書店買到這些書籍,一定要透過書局代訂才有機會可以買到。而相關的中文書籍僅有2本,其內容還是1987年所出版的日文書籍中的內容。
多面體摺紙所摺出來的作品並非真正的圓球體,而是多面體。多面體摺紙的組合依據,是根據多面體幾何學,也就是所謂的「柏拉圖多面體」、「克卜勒-Poinsot 多面體」、「阿基米德立體」,只要能夠符合多面體幾何學的多面體,都可以成為多面體摺紙的組合方式。
多面體摺紙是由6~240個甚至更多的組件所組合出來的,每個組件又是由1~2張紙所摺出來的,因此一件多面體摺紙作品少則需要6張紙,多則需要數千張紙才能完成。
多面體摺紙有一個很特別的特點,就是每種組合方式都有其固定的組件數量,無法隨著個人的喜好去增減組件的數量。不像特點相似的三角摺紙,雖然也是用數個相同的組件去組合,卻可以隨著個人的喜好去增減組件的數量。
多面體摺紙的組件摺法其實並不困難,有時甚至還會比任何的摺紙方法都還要簡單,不過想要做出漂亮的多面體摺紙,在摺組件時,就必須將每個步驟都確實的摺好,並且得將每個組件之間的誤差減到最小,才能在組合的時候,組合出最方正的作品,不然整件作品將會因為每個組件之間誤差太多而歪歪斜斜的。
所有的組件都確實摺好後,所要面臨的就是組合的工作,此時是決定作品能否順利誔生的重要階段。因為,不論是寫的十分詳細的日文書或是寫的很籠統的英文書,在敘述組件組合的順序時,都沒有十分完整的描述,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累計下來的經驗,適時的修正組合的順序,才能將一件作品完美的呈現出來,如果完全依照書上的順序來組合,一定會碰到許多難以克服的瓶頸。
為何要適時的修正組合的順序,並且找出最適合的組合順序呢?因為多面體摺紙在組合最後1~2個組件時,很容易發生為了收尾而破壞球體的情況,因此最適合的組合順序,將可以使得在收尾時不慎破壞球體的機率減到最低,也不會因為最後的失誤而導致整件作品報銷。
日文書籍中的摺法:
英文書籍中的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