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廢紙(Scrap paper)

如果你是十分喜歡摺紙、紙雕等紙類技藝,那麼幾乎你手邊可以拿到的紙張都能夠成為運用的素材,同時你也會發現,無論你走到那裡,都可以不用花費什麼力氣便可以取得各式各樣的紙張,像是海報、路邊發的印刷品、紙巾、紙袋等等。

只是一般人大都會捨棄這樣的紙材,來當做紙類技藝用的紙張,也很容易忽略掉這些紙張,即使只是隨手拈來拿來練習,仍然可以陪伴著我們度過許多快樂的時光。

這些紙張雖然取得很容易看起來也不怎麼起眼,但只要你以自己獨特的眼光與手法加以運用,依然可以做出令人感到驚艷的好作品。

2006年9月18日 星期一

香包



作品名稱(Model name):香包

摺圖原創者(Creator):布施 知子(Tomoko Fuse)

組合方式(Combination way):柏拉圖 正12面體(Dodecahedron)

組件數量(Module quantity):30 Pieces

紙張大小(Paper size):3.75 cm x 3.75 cm

紙張數量(Paper quantity):30 Pieces

作品大小(Model size):圓徑(Diameter)


這個作品雖然是好幾年以前的作品,卻是我第一個沒有使用膠水來黏合的作品;而這件作品所使用到的組件也是十分少見的不規則多邊形,不像大部份的作品組件都是平行四邊形或是比較規則的多邊形。

2006年9月13日 星期三

描圖紙(Tracing paper)

描圖紙是德國人為曬製設計藍圖而發明的半透明紙張,描圖紙之所以透明,就是因為含有一定比例的水份,普通白紙浸濕後略顯透明也是這個道理。含水量越高則透明度越好,但也更易受潮不利於保存和使用。適宜的含水率在4%-6%之間。因為含水,描圖紙對濕度非常敏感,在保存和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環境溫度最好保持在23℃-30℃之間,相對濕度控制在45%-65%之間。

2、使用時要用一包/捲開一包/卷,使用前將描圖紙在使用環境中放置24小時,防止溫度及濕度劇變引起的捲曲或乾脆。

3、使用平張描圖紙前,應先打開包裝後抖松,防止靜電粘連。

4、直觀上描圖紙正反面較難區分,但因有些品牌正反面平滑度差別較大,使用效果不一,應注意區分。

描圖紙必須用純木漿製造,其純淨度主要取決於木漿品質。針葉林木質細膩結構緊致且纖維韌長,是製造描圖紙的最佳原料。鑒別描圖紙純淨度時,可以將描圖紙對著陽光,無雜質斑點、透光均勻、白而不灰者為佳。

設計圖是工程的靈魂,許多設計圖都要求能長久保存。酸性是紙品壽命大敵,含酸紙久置就會變黃、發脆,甚至有墨跡褪色等發生。描圖紙必須是完全中性無酸的,才可以長久保存。

低定量的描圖紙適合手繪,如50g/m2、55g/m2,繪圖儀一般用63g/m2、73g/m2等效果較好,工程複印機則必須用63g/m2及以上的描圖紙,定量太低會出現起皺、捲曲等現象。

定量越大的描圖紙對濕度越不敏感。


 


2006年9月10日 星期日

和紙(Washi paper)

日本人善於吸收外來文化,再將之發揚光大,發展成自家獨有的東西。

他們將中國傳來的造紙技術加以改良,造出厚薄均勻而且堅韌的和紙,而到了公元八世紀,這些和紙更利用作屏風、紙門等家居用品。

日本是個多雨水的地方,因此擁有豐富的植物纖維為主,工匠先將植物纖維放在陽光下曬,撿去灰塵後再用黃葉等有防蟲功效的植物為紙漿染上白色。然而,和紙也有直紋處容易裂開、起皺、不能沾水的紙張捻成條狀,搓軟後用作布的代替品或做成紙糊的工藝品,又或是溶成漿後再加以利用。

八世紀左右,和紙開始被利用於屏風,紙門等家居用品上。和紙制的門窗可把地方分隔開來外,也可讓空氣、聲音及氣味通過,且有吸濕作用,更可發揮調節濕度和溫度的功能。

根據日本傳統,和紙除了具實用價值,同時亦被視為神聖之物。

日本人的文化中有所謂洗禮的習俗,他們將剪成人形的和紙放進河裡,意謂讓身體的不潔隨流水而洗淨。遠在江戶時代,風雅之士更視和紙為豐盛的精神生活的象徵,他們喜歡用紙來造衣服跟被褥,披上紙衣,踏上追求精神上至高境界的長途旅程。

日本人對事物的外表總有著微妙觸感。他們感覺到和紙的植物纖維裡有石頭與金屬所沒有的溫暖,欣賞它的厚度及藍白色色調的微妙差別,甚至是隨時間流逝而變硬或變黃的特性——他們擅長從事物中發掘並欣賞其本質——大概這就是所謂的「禪」學精神。

日本關西的福井縣北部有個叫今立町的地方,是現今日本和紙產量和品質最好的地方。雖然只是一個1萬多人的小鎮,今立町卻是一個充滿了文化色彩的地方,這裡不僅出產和紙,漆器、陶藝、刀具也很有名。極富悲劇色彩的古代大劍豪佐佐木小次郎也誕生於此地。這裡也理所當然的被日本人稱為「和紙之鄉」。

由於福井縣一帶過去叫做越前國,所以日本和紙也叫越前和紙。

相傳1500年前,一位美麗的女神在岡太川上游附近出現,她把造紙術傳授給了日本人,於是這位叫做「川上御前」的女神就被奉為越前和紙的祖先。據日本歷史學家考證,公元4—5世紀,紙隨著文字開始由中國傳入日本。

到6世紀,日本政府為了大批印製佛經,模仿「唐紙」努力學習造紙並生產紙張,造紙的原料楮樹也開始在日本種植。8世紀,造紙技術已經在日本普及。隨著對原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人們開始尋找新的造紙材料。日本特產——雁皮被用作新的造紙原料,後來又經過不斷的改進,最終創造出了日本獨特的「和紙」。

2006年9月8日 星期五

kusudama




作品名稱(Model name):kusudama

摺圖原創者(Creator):

組合方式(Combination way):柏拉圖 正20面體(Icosahedron)

組件數量(Module quantity):30 Pieces

紙張大小(Paper size):2 cm x 4 cm

紙張數量(Paper quantity):30 Pieces

作品大小(Model size):圓徑(Diameter) 4.5 cm


這個作品是我第1次依照英文書籍上的摺法所製作的,不過在剛開始製作時卻遇到了些許的困難。

因為這本書上的步驟敘述寫的有點籠統,並不像日文書籍般把每個步驟都敘述的很完整,所以看了好幾遍才有一個完整的概念。

不過,有點令我感到有點奇怪的是...書中的範例所使用的紙張都相當的大張,連帶的使得成品也十分的大。以這個作品為例,書中的完成品大小應該跟躲避球差不多大,也許美國人連摺紙也覺得要大才有美感吧。

2006年9月7日 星期四

摺紙的小技巧

我們想要摺出一件完美的作品,先決的條件是要有耐心與穩定度。

因為許多的作品常常都需要摺疊數十次才能完成,在摺疊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就會開始逐漸失去穩定度,而使得許多步驟在摺疊的時候,並不是那麼細心的去摺疊。

如此一來在每個步驟中所產生的些微誤差,到了最後作品要完成時就會形成很大的誤差,而使得作品的完成度大打折扣。

所以在摺紙時一定要很有耐心、細心、穩定的,將每個步驟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才能將每個步驟中的誤差減到最少,如此摺出來的作品完成度也會相對的提高許多。此外熟習各種摺法與摺紙符號也是很重要的。

想要掌握良好技術其實並不困難,除了花時間練習之外,只要我們能把握下列各點,一樣會得到良好的成果。


1.在摺疊任何作品之前,先研究其圖解及細閱有關文字註解,並了解各圖解之間的關係,從而得到一個完整的概念。

2.摺疊時,每條主要摺痕必須要確實摺出來並且壓緊,絕對不可偷懶少摺其中一、二條摺痕,否則作品可能會越摺越鬆散。

3.由於紙張是有厚度的,經過多次的摺疊,便會厚得難以再摺。因此,要在適當的地方預留空間,才可避免在往後的摺疊出現互相擠壓。也要儘量避免使用厚度太厚的紙張來製作作品。

4.我們需要耐心嘗試,遇到困難時要反覆驗正先前是否出現了問題,然後再想辦法克服。

5.若我們覺得摺出來的東西總是不對勁,這可能是比例上出現了問題或是在步驟上有些小地方我們沒有注意到。也因此我們在翻摺時,一定要細心注意或改變關鍵部位上的比例。


2006年9月6日 星期三

摺紙的紙張選擇

許多喜愛摺紙的人都非常習慣,使用市面上所販賣的"標準摺紙用紙"來製作所有的作品。因為,這些"標準摺紙用紙"取得容易、尺寸繁多(15x15cm、10x10cm、7.5x7.5cm、5x5cm、4.5x4.5cm等),由於不用自己去切裁所需要的尺寸,只需要挑選最適合的尺寸便可以開始製作的工作,所以喜愛摺紙的人大都會以這樣的紙張做為首選。


雖然市面上現成的"標準摺紙用紙"種類繁多,在我們的身邊還是有許多其他可以運用的紙張,像是廣告DM、雜誌等都是可以運用的紙張,這些紙張不僅色彩縯紛、圖案眾多,同時各種不同的紙張也有不一樣的厚度、質地以及摺疊的特性。


不過我們常常忽略了身邊這些色彩豐富的各式可供運用的紙張,因為這些紙張大部份都需要自己去切裁所要使用的尺寸。而切裁前所留下來的基準線,也會在紙張上留下程度不一的摺痕,這些摺痕對於某些作品來說根本沒有影響,但對某些類形的作品來說卻是種致命的傷害。


切裁紙張所花費的時間也會使得作品的製作時間延長一倍以上,所以喜歡自行切裁紙張的人並不多,但
這些紙張的可應用層面,卻一點也不輸給"標準摺紙用紙"。


在作品製作前,必須考慮到該作品所使用的摺疊技法、完成後的大小、是否以膠水黏合等等,才能挑選出最適合表現的紙張。


例如:
厚度較大而沒有什麼彈性的紙張,就很不適用於層層相疊的樣式,或是需要狹細效果的圖形,即使成功摺出來也會失去作品原有的細緻度。相反的,如果要做一個極為簡潔的大型展示作品,較厚的紙張卻反而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度與持久性,一般較薄的紙張根本沒有足夠的支撐度與持久性。


紙雕製作小秘訣

秘訣一:
在做紙雕的時候,不要太急著把它做的很完美,要慢慢做,心平氣和,帶著感情的做,你會發現,其實做紙雕是很快樂的。

秘訣二:
當你在選紙的時候,你可以選雲彩紙或橫紋紙等等。就是彈性較好的紙,紙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軟,適中的就可以了。還有,就是在做紙雕前,你可以先仔細觀察,領悟出它的特色後,你會覺得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實在太多了。然後,在做紙雕的時候,你又會發現心情突然變愉快了。

秘訣三:
如果剪得不好,怎麼辦?那就是:重剪一次。
如果重新剪,又剪不好,那麼:再剪一次。

秘訣四:
剪刀不在於好壞,而是剪刀的位置要抓準。剪細膩圖時,用刀的位置應該放在兩片刀的交叉底部,而不是刀尖的位置。

秘訣五:
野鳥紙雕對於野鳥的棲地、羽色、季節羽色、特徵的考究很重要。
儘量收集各類、各色的紙張,因為紙張在紙雕中,就等於是繪畫中的顏料。


秘訣六:
製作野鳥紙雕,首先要愛護野鳥,關懷大自然。
平時除了賞鳥外,還要研讀很多鳥類的資料。


秘訣七:
不要怕沒有創作的時間,因為很多零碎的時間加起來,可以累積成一長串創作時間。


秘訣八:
不可指望靈感,不可等靈感。靈感是一時的、投機的,實力才是長遠的、隨時的。
當你專注創作時,手機要關機,不然很容易受到誘惑。